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宣教神學與實踐

導 論




一、 課程進度與參考讀物

1. 課程要求:評比、上課要求

2. 講義:

二、 孕育宣教的教會:摩拉維亞的宣教師

1. 教會神聖的使命

2. 傳道人的宣教使命!你的心理準備?

3. 基督教與台灣文明--宣教與社會改革

4. 21世紀台灣宣教運動

三、 何為整全的宣教?

四、 大使命與大誡命:宣教神學的聖經根據

五、 宣教神學的歷史典範:

1. 六個轉捩點、典範

2. 約翰加爾文的宣教神學?

3. 歷史上感人的宣教:摩拉維亞的宣教師、德雷莎修女

4. 歷史上著名的宣教會議與文獻

5. 普世機構的宣教觀:WCC、CWM、WARC

六、 宣教神學的定義與省思:

1. 聖經神學根據

2. 系統神學:教會觀、基督論、上帝國的神學省思

七、 宣教神學:宣教典範13項

八、 宣教神學的實踐:宣教與社會改革

1. WORLD ISSUE、金恩博士、威伯福斯、Thmoas More

2. 台灣社會的呼聲:

3. 台灣社會變遷中的情境分析:中研院「社會變遷研究」

4. 教會再發展的方法論:兼談社區宣教



從偏頗到整全

認識「全備的福音」與推動「整全的宣教」,一直是教會與神學的本份。這是一個基本的態度,卻也是一個非常困難達成的目標。何為全備的福音?一方面因為人類的有限,也因為神的全能與奧秘,所以沒有一個謙虛的神學家感斷言他或她所認識的福音本質是全備的。追求全備與整全只是教會與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詩19:7「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保羅有強調傳道人必須按照真義正解真理,他說:「西1:25我作了教會的執事,要把神的道理傳得全備;…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不同神學背景的教會,對於福音的教導也因而有了不同的強調。深為牧者擔任講道與牧養,有時候會遇到來自不同神學背景的基督徒的質疑惑反對。甚至教會與教會之間,也因不同的神學傳承而有所對立。

全備與整全是真理與福音必然的特質!舊約談到「全備(myimat, Tamiym)」是強調「完全的,全然的, 完整的, 完好的,完美的,健全的」。新約談到「全備(teleios,teleios)」是強調「全備,純全,完完全全的,成功」。

追求全備福音與整全生命,是教會與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教會應該認真嚴謹的探討「福音與真理的全備性信息」,要小心謹慎,以免掉入偏頗、固執與無知。當教會深思福音與真理的全備性,基本上有幾個認知:1)「全備」是根基在真理的真實本義與本質上。簡而言之,當我們強調全備的福音,它必須是符合福音的本質與真諦。2)當我們強調全備,也就是強調它的完整性(功能與權能)。3)當我們將全備的福音落實在教會,也必須省思教會的宣教事工是全備。

何為全備的福音?筆者無意在此,為全備福音下定義。而是體認神學的重要性,看見它對教會與信徒的影響深遠。故在此呼籲:

1. 教會、牧者與長執應該嚴謹的辨明神學的主張,講授教導全備的神學。教會無可推拖的使命是教導生命的神學,全備的福音。

2. 基督徒更應該謙虛的敞開心門、認真的學習真理的真諦。追求整全的生命!當信任牧者的宣講、給牧者順服真理與聖靈的講道自由。讓教會成為教會,回歸教會應有的使命本質。

3. 眾教會要不斷更新自己宣教的事工,追求全備的宣教使命。不要只是狹隘的重視對內牧養,而應該認識全備的宣教是什麼?



第一章:傳教者與宣教的預備



第1週



壹、 傳教者與宣教師的預備

一、 宣教神學導論:

二、 傳道人的自我認知與定位:宣教的心靈準備、傳道人的自我更新與成長

三、 宣教環境的評估:方法論、宣教與文化 參考書目:





羅10: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然的。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11:29 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33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34 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壹、踏先人的腳步、作基督的使徒:The men and women who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一、保羅與初代教會的宣教:

1、策略:

Proclamation(宣揚)→Response(人們的回應)→Teaching(教導)→Baptism(施洗)→Enter the Church(加入教會)。

2、特質:初代教會的特色動力

1) High Commitment:高度的委身

2) High Quality of the Moral View:極高的道德觀與生活見證

3) Home Church→Small Group:組織架構—小組教會、家庭教會

4) From / in the Urban Area: Place to place, person to person深入群眾

5) Training & Growing up process: 重視門徒訓練

二、人物寫造:

1、福澤諭吉:改造日本的啟蒙老師、肩負日本將來的人、慶應大學創辦人

2、Thomas More (烏托邦文學之父) 以生命見證真理,以熱忱追尋理想國。

3、Martine Luther King(金恩牧師、博士):喚醒美國開國精神的人權鬥士



貳、本論:

一、宣教神學導論:

1、何謂宣教神學?宣教使命

1) Missio, Mission: 使命;蒙差遣者(Aposte) apo(from )-stolos(sending)

2) 昔日:差遣宣教師宣揚福音、海外宣教。Father Damin於

3) 今日:(cf. Johannes Blauw布勞‧約翰,教會的宣教使命,pp.37,38)

教會不能否認上帝藉著祂的子民的生命見證,引領萬民中歸向祂的真理…..。Missio Dei, 宣教是神所激動的善工,是來自於上帝的果實。宣教不只是一種『言語的宣揚』,也不只是一種『活動』,乃是一種『臨在(道成肉身)』。也就是說:上帝的子民,臨在人間,上帝在祂的百姓中。或許我們應該說:『宣教的教會』應該是一間『深入群眾、進入世界的教會』。



2、建構與省思『宣教神學』



Projects & Programs

宣教的預工

宣教的實況

歷史經驗與策略

神學根據





二、傳道人的自我認知與定位:宣教的心靈準備、傳道人的自我更新與成長

1、信念的塑成:

1) 宣教的心靈準備:(cf. 黃彼得,宣教的心靈準備)

(i) 宣教師對社會的基本認識

(ii) 宣教聖工當有的信念:

A 深信基督救恩的獨一性

B 深信基督揀選選的信任性

C 深信內在潛力的發揮性

(iii) 宣教師應有的裝備

A 清楚認識救恩真理

B 盡量瞭解並尊重文化

C 改進宣教的方式

D 訓練門徒(當地人)



2) 宣教師成功的秘訣:Mable Williamson, 宣教士成功的秘訣:放棄權利

(i) 放棄你正常生活的權力

(ii) 放棄與異性交遊的權力

(iii) 放棄支配時間的權力

(iv) 放棄保持健康的權力

(v) 放棄照己意處理私事的權力

(vi) 放棄獨居的權力

(vii) 放棄家庭生活的權力

(viii) 放棄選擇同住者的權力

(ix) 放棄優越感的權力

(x) 放棄指揮做事的權力



2、靈命更新與成長:傳道人服事的根據、永續的生命(不斷湧流的活水泉)

1) 傳道人的屬靈危機:

(i) 當燈枯油盡時!

(ii) 當G. C. Morgan 遇到屬靈危機時



2) 傳道人的靈命問題:

(i) 傳道人的禱告生活:

A Rf. 邦茲(E. M. Bounds),禱告出來的能力。

B 慕安得列《禱告的學校》:主未曾教導門徒如何講道,只教導他們如何禱告?懂得如何向上帝說話,比懂得如何向人說話更重要。

(ii) 傳道人的讀經生活:

(iii) 傳道人與聖靈的生命關係:

C. Peter Wagner 《聖靈第三波》的作者, 談起一個靈命更新的經驗,

他說: "早年我對親近天父的重要性所知甚少, 我把重點放在讀經上,而個人與上帝的關係真是不足.....。然而,現在我對敬拜, 敬虔, 和讚美懂得更多。 我尋求一種能夠確實感受到祂同在的方式, 讓聖靈日日更新充滿我."我認為一個真正接觸過上帝的人,他的生命必然有非常奇妙的改變與成長。今日許多基督徒在信仰的生命中欲振乏力;而且面對宣教的使命時,既羞澀又駐足。為什麼?或許就是─未曾有清楚的得救的經驗,未曾感受到上帝恩手觸摸的經驗。

3、培育好的領導能力:生命領導、僕人領導、領導就是喚醒生命、不一樣的領導

4、適切的事工與策略:

1) Historical Reflection

2) Theological Perspectives

3) Experiential Reflection:

三、宣教環境的認識與評估:方法論、宣教與文化

1、方法論:

Jackson W. Carroll & C. S. Dudley & W. McKinney, Handbook for Congregational Studies, Nashiville: Abingdon, 1986.

L. Shannon Jung & M. A. Agria, Rural Congregational Studies: A Guide for Good Shepherds, Nashiville: Abingdon, 1997.

2、資料來源:

1)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http://www.ios.sinica.edu.tw/ios/index.php 台灣社會變遷全記錄

2) 行政機構:例如行政院主計處、農委會、省政府….。http://www.cca.gov.tw

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公元2000福音運動。Etc.

3、教會再發展手冊:PCT出版



宣教神學的聖經依據

1. 宣教就是宣揚上帝、宣揚基督:出6:6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撒下7:26 願人永遠尊你的名為大。

2. 宣教的目的「因你得福」:加3:8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創12:3)。

3. 宣教就是「宣揚神解放人的權柄」:出3:7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5:1 (Let my people go)

4. 宣揚神的光明(使人們得以行在光明中) :賽9:2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5. 宣教就是「宣揚神的救恩」 :詩116:13 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

6. 宣揚上帝國:馬太24:12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 13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1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7. 大使命:馬太28:18-20 18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19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8. 大誡命:馬太22:37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38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40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9. 使人得豐盛的生命:約翰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10. 宣教士成為幫助者:使徒行傳16:9 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 10 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

11. 宣教的動機「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12. 宣教就是向他宗教見證:徒17:22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23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24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26 他從一本(有古卷作血脈)造出萬族的人,….。

13. 宣教就是為真理做見證:約18:37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14. 宣教就是服侍弱勢者:馬太25:34-40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15. 宣告神的大能:林前1:18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2:5 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16. 宣教就是展現生命的真道:徒5:20 你們去站在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腓2:16 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17. 傳盼望的信息:賽9:2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羅15:1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第二章:宣教神學Missiology

壹、新約中的宣教模式:Missionary Paradigm in New Testament

一、Missiology的觀念與用法(David J. Bosch, p.1~)

1、傳統觀念的省思:

1)狹義的定義: 八種認知 (p.1)

2)傳統的神學觀念:傳福音、擴展神的國、使人皈依、建立教會

3)傳統認知的省思:(p.2) 宣教、文化、或殖民….



2、宣教環境的變遷:危機與契機

1)科技的進步、理性主義、人本主義的抬頭:對於宗教信仰的忽視

2)西方教會的沒落

3)西方教會『殖民與宣教』中剝削的罪惡感、導致對於『宣教』的過份消極。

4)經濟張力:貧富間的張力、分享或剝削?

5)教會傳統的張力:如何面對現代人追求自主、開放的心理?



3、宣教的本質與目標:

1) 不純正的動機(p.6):帝國主義、文化、浪漫、教會本身的殖民思想(1910愛丁堡宣教會議主張—基督教化)

2) 似是而非的動機:過度講教會增長(人數)、偏重末世、誤以教會為上帝國、將神權等同於社會革新(基督教的優越感)。



4、本書的論點:

1) 對於宣教神學的省思(p.10): 聖經根據、歷史演革

2) 勾畫出『普世的多類型宣教輪廓』

3) 暫時性的定義 (p.10~14):



二、新約中文獻的省思:

1、『宣教神學』是『神學之母』

1) Martin Hengel『新約的歷史就是宣教的歷史、初代教會的神學根本就是宣教神學。』

2) Hein Rich Kasting『初代教會的宣教,不單只是一種功能,也是教會生活的基本表現。宣教神學的開展,等於是教會神學的發軔』。

3) Martin Kahler (1835-1912;80多年前系統神學家)『宣教是神學之母』。



宣教神學 Theology of Action



實踐神學

系統神學、教理學、教會史

聖 經 神 學



4) 新約作者呈現出多元化的『宣教神學』:世上的鹽、世上的光、…。



2、舊約中的宣教:

1) 以色列的宣教是一種『宣揚【救恩經驗】的宣教』。

2) 是一種宣揚【神的應許】與【神的盟約】的宣教。

3) 上帝是一切行動的主宰:祂主動揀選以色列人(以民的普世性使命,cf. RF. A-2教會的宣教使命,Ch.1,2,5,6)

3、聖經與宣教: Critical Heremeneutics

Author

作者的領受與感動 相對的主觀

intersubjective Reader

咱們的領受與感動 相對的主觀 世人的領受與感動



















歷史的真相 真實的客觀? Text

聖經的描述

早期教會

的見證 真實的客觀? Mission

咱們的見證與宣揚



3 聖經與宣教: Critical Heremeneutics

1)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二者的差距,檢視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是否與早期的見證相符合?

2) 現代神學的焦點:耶穌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Jesus)

3) 現代神學的新生命:在新處境中的『道成肉身』



4、耶穌與以色列:

1) 當時猶太教的宣教風氣:較少注意外邦人的皈依、反而是外邦人自己被吸引而皈依。

2) 耶穌:窮人的希望、重視弱勢團體的福音與應許。



5、小結:一種總括性(All-Inclusive)的宣教(p.33)

1) 普世性的救恩:Martine Hemgel:『耶穌自己建立了向外邦人宣教的根基』(p.37)。耶穌對於來者不拒,救恩不只限於猶太人(太三:9)



2) 耶穌的工作與它的特質:耶穌宣教工作中的四個特質

(i) 上帝國(already, but not yet):神的掌權不只是指『未來』、也是指『現在』。P.38

(ii) 祂的宣教『指明罪』:他深愛世人,但是對於罪惡(不同性質的罪惡—痛苦、病痛、死亡、鬼附、個人的罪、不道德的事…)作全面性的攻擊。

(iii) 宣告神的愛在邊緣人、在被遺棄忽視的人身上,人們因著神的愛將擁有新生命。(p.40; 42)

(iv) 上帝國是有『政治意涵』的,但是更甚於世上的政治理念與權勢。真理的宣揚、體制與律法的革新、社會的公義制度、關乎弱勢團體的愛與福音。





3) 早期基督徒的宣教:

(i) 基督徒與教會特質:

A、 High Commitment:高度的委身

B、 High Quality of the Moral View:極高的道德觀與生活見證

C、 Home Church→Small Group:組織架構—小組教會、家庭教會

D、 From / in the Urban Area: place to place, person to person:深入群眾

E、 Training & Growing up process: 重視門徒訓練



(ii) 初代教會宣教的基本要素:

A、 宣教的內容涉及耶穌本人

B、 早期的宣教具有政治意味、甚至富有革命性的

Moltmann: 在『使徒行傳17:6,7 ….,喊叫說:那攪亂天下的也到這裏來了,』加上一句話『有了聖經而不帶來革命是極其困難的。』

革命不是提供恐怖、而是提供改革。

C、 早期宣教的革命性本質,表現在群體中新的人際關係:

D、 早期基督徒的宣教不是在引進理想國,而是一種迫切的禱告:耶穌為上帝國建立一個開端、初代教會指使仿效基督的作為。

E、 真正的宣教都是在軟弱中呈現出來(林前12:10):希臘文的『見證』就是『殉道(martys)』初代教會事件證人以血來蓋印。



(iii) 初代教會宣教的省思:耶穌的宣教並非要創立新的宗教

A、 制度化過程的影響:『制度』與『運動』的重大差異。(失去運動的理想性、慢慢的變成僵化的教會)

B、 初代教會與猶太人的決裂:



貳、耶穌的宣教與宣教策略:Rf.【B-2, pp.28~42】

一. 耶穌的宣教模式:【廖上信】

1. 何謂宣教?

2. 如何宣教?

1) 熟悉環境

2) 得魚的藝術

3) 耐心的工作

3. 什麼是宣教?



二. 耶穌的宣教異象與策略:【翁修恭】使徒一1~14

1. 耶穌的宣教異象:在地上建立上帝國

2. 宣教的內涵:見證復活的基督

1) 耶穌的復活與上帝國的主權

2) 上帝的主權與非暴力

3) 復活、新生命、上帝國

3. 宣教的策略:從耶路撒冷開始、直到天涯好角

4. 如何參與宣教:等候聖靈充滿



三、Bosch, 耶穌的工作與它的特質:耶穌宣教工作中的四個特質

1. 上帝國(already, but not yet):神的掌權不只是指『未來』、也是指『現在』。P.38

2. 祂的宣教『指明罪』:他深愛世人,但是對於罪惡(不同性質的罪惡—痛苦、病痛、死亡、鬼附、個人的罪、不道德的事…)作全面性的攻擊。

3. 宣告神的愛在邊緣人、在被遺棄忽視的人身上,人們因著神的愛將擁有新生命。(p.40; 42)

4. 上帝國是有『政治意涵』的,但是更甚於世上的政治理念與權勢。真理的宣揚、體制與律法的革新、社會的公義制度、關乎弱勢團體的愛與福音。

耶穌的宣教特色、範疇、權柄



Matthew28:16-20 Mark16:14-20 Luke24:44-47 John20:21

第一章The Content

內容 Mission as Discipleship

門徒訓練如同宣教

The Gospel of the Kingdom of God—with an ethical concentration and a christ-ological center. Proclamation, Confrontation, and Passion.宣揚,對質,受苦

1/ It is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kingdom of God.

2/ Passion Christology Proclaiming the Jubilee宣揚神的喜年

Here the core of the content of luck’s version of the great commission is repentance and forgiveness. The theme is exemplified in the liberating, healing, forgiving, rectifying, and empowering mission of Jesus who is proclaimed the good news to the poor, release to the captives, and freedom to the oppressed. Sent into the World

It is the incarnated Jesus Christ himself, who was and is the message



第二章The Method

方法 To make Disciples:

以問答方式來造就門徒

It is a catechetical approach to making disciple 1/ Proclaim宣揚2/Confrontation對質

3/ Passion受苦

It is confrontational and culmi-nating in the passion story, in which the insiders became outsiders for a time, and some outsiders became insiders. It is to proclaim and witness the Jubilee: by word and deed.

見證並宣揚上帝的禧年 1/ To be the incarnational church. It is the incarnational model for mission.成為道成肉身的教會

2/ Through dialogue and proclamation對話與宣揚

3/ Self-discovery in dialogue在對話中自我發現/覺醒

The Motivation

動機 The experience of the living Lord, which empowers disciples to put their faith into action

以活生生的經歷造就門徒 The hope of the kingdom of God

傳遞上帝國的盼望 It is the testimony of the scriptur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living Lord It was their experience of the resurrected Christ. They were joy and simply had to share the wonderful news of the resurrection.

The Subjects of Mission

宣教主題 The subject or bears of the last commission are all disciples, early and modern. The commission is laid upon the church. From the eleven disciples to all of the believers.

從11門徒到所有信徒可16:4 The subjects were the wide range apostleship- discipleship, apostleship.

門徒/使徒職分 The believer--All Christian and the church.

信徒:所有基督徒,教會

The Address of Mission

宣教目標/對象 The addresses (target) are all nations and especially the poor and powerless (“the little one”) Began with the failing disciples, and to all peoples. The addresses were “all nations”—poor, captives, blind, oppressed.路4:18-19 All the church and the Christian.



參、馬太福音的的宣教觀:以培育門徒為宣教 Mission As A Disciple-Making (p.70~)

【引言】作者認為馬太、路加、保羅已經足以代表初代教會的宣教理念與實踐。(p.68~69)

一、『大使命』:是一則【宣言】,是馬太福音的精華

馬太28:18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19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名)。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1、 不是口號、不應獨立的理念(單獨挑出來)。

2、 馬太福音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p.72):為著宣教異象、馬太想要為所屬的社群、在危急中預備一份指導方針、好明白其蒙召宣教的意義。



二、馬太所屬的宣教處境:

1、 猶太社群(猶太人的基督徒團契):

1)自我的認同(new identity):既是基督徒也是猶太人,不是新興宗教而是猶太教的更新。爭取作猶太人的權力。

2)馬太清楚的自覺: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黨派、而勇敢的意識到自己是基督的教會(ekklesia / ecclesia)。(馬太是福音書中唯一用【教會】這字眼的作者,路加在使徒行傳中提到次)。

太16:18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權柄:原文是門),不能勝過他。

太18:17 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3)馬太的兩個角色扮演:【教牧】將自己清楚的意識傳給基督徒團契。【宣教】造就信徒以見證與服務進行宣教的任務。

2、 馬太福音的矛盾:偏重猶太宣教或外邦宣教之間的矛盾?

3、馬太與『萬民』:

1)猶太人包括在『萬民』中:『以色列人』不再是一批享有特權的子民。因著耶穌的來到,萬民同享救恩。耶穌不只是為猶太人來,而是為全人類。



2) 馬太福音中清楚的以外邦人為宣教的焦點:(廿四9,14;廿五32;廿八19。)

4、 馬太福音中重要的觀點:

1) 都『教訓didasko 』他們遵守:

在大使命中有三個宣教上重要的字彙:『作門徒』、『施洗』、『教訓』。

馬可將『傳揚kerysso』與『教訓didasko』當作同義字。然而對於馬太而言『傳道』與『宣揚』永遠是指向外面的人宣講信息(天國的福音)。

宣教神學考量:不在於知識或智力,而是『抉擇』與『順服』。馬太福音比其他福音書作者更強調『神的旨意』對耶穌與門徒。(六10)

教訓的地點:不在於教室或教會,而在於『世界』當中。

2)登山寶訓:

3)『神的國與義』的真諦:

4)作門徒:

5)要效法耶穌,但是:





三、馬太福音所展現的宣教思想與典範:使人作門徒

1、清楚的表達對本土的認同:馬太引用耶穌來自拿撒勒的說法。當馬太傳揚耶穌所交付的大使命時,他使每一個字都回塑到前面所描述耶穌的生平。



2、基督論(耶穌像):低的基督論(low Christology)(帶有摩西的影子)。

1) 但是強調『神的同在(以馬內利)』、

2)『重視現在而非世界末日(斯時、斯地、斯民)』

3) 耶穌是主:不像摩西只是一個領袖,基督擁有所有的權柄kingship。



3、馬太發展宣教典範的過程中,又是『傳統』又是『更新』:

1)這個立足點讓保守者(重視律法者)與重視更新者(重視聖靈引導者)有溝通的焦點。

2)在這創意性的方法上,馬太把實踐擺在優先的地位。因為作門徒的真諦就是『活出』耶穌的教訓:基督的愛心與公義。



4、馬太融合著牧者(教牧的角色pastoral)與先知(宣教師的角色missionary)的心:

1)馬太的『宣教觀』是使人作基督門徒

2)強調『付代價地作門徒』『背負十字架的門徒』

太10:38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6: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5、凸顯出『教會觀ecclesiology』的神學:

1) 馬太是福音書中唯一把ekklesia這個字掛在耶穌口裡的福音書作者(16:18, 18:17)。

2) 作門徒的真諦:不只是形成『地方教會』、不只是一味著『信徒人數的增長』

馬太的宣教觀對PCT有何啟示與神學意涵?

肆、路加福音的宣教觀:宣告上帝的禧年、力行寬恕仇敵與關懷窮人之道

I. 路加福音的宣教神學主題?(p.109,116) 對於建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神學有何啟示與省思?

聖靈的工作、悔改與赦罪的重要、禱告、愛仇敵、以及人際間的公義。

II. 路加對於『猶太人之宣教』的態度(p.119)(對於傳統與革新間的態度與主張),是否可以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內(第二代、老信徒)再宣教』的省思?

III. 路加福音的聖經用語(希伯來化希臘文)對於今日教會的宣教有何省思?是否需要『用人民所熟知的話語、文化、音樂……做為工具』?

IV. 路加福音的宣教神學,重視『邊緣人的福音』(p.125-)。對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何啟示與反省? 路加對富人的態度(對企業家的宣教)(p.130,132)? 路加的『經濟倫理(富人與拉撒路、撒該、好的撒瑪利亞人)』是什麼(p.133,共享、共有)對於今日逐漸步入中產階級的台灣教會有何省思?

V. 路加宣教觀的另一個主角『外邦人(在使徒行傳中出現43次)』,WHY?

VI. 路加的宣教典範:

1、路加的聖靈神學

2、指出猶太宣教與外邦宣教的關係

3、重視『見證』:是一種宣教策略、是一種教會的生命力

4、『生命的改變(悔改、赦罪、救恩)』的宣教

5、路加的(整全的)救恩觀:經濟、社會、政治、身體、心理、靈命

6、藉著耶穌基督傳和平的福音

7、路加宣教神學中的『教會觀』

8、宣教過程中的障礙、阻擋與代價:



一、路加福音所具備的意義

1、初代教會整體典範中的副典範

2、第二代信徒失落最初皈依的熱忱

3、路加作品根本重心就是宣教

4、主題:

1)聖靈的工作:聖靈的時代『耶穌的時代與教會的時代』

2)悔改和赦罪的重要

3)禱告

4)愛仇敵

5)人際間的公正與公義

5、『重視邊緣人』的福音:窮人、婦女、稅吏和撒瑪利亞人

二、路加福音-使徒行傳中的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及外邦人

1、路加與使徒行傳的不同

1)向外邦宣教不是『歷史上的耶穌』的責任、而是教會的責任

2)宣教的三階段(具有神學性的考量、而不是歷史與國籍的考量)

A) 使徒行傳: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地極

B) 路加: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再到羅馬

3)耶路撒冷不只是地理名詞:更具有神學(宣教性)的意義

2、路加四16-30:

1)三個基本關懷

A) 耶穌事工中對於窮人的注重

B) 拋開報仇之事

C) 向外邦宣教

3、與撒瑪利亞人的接觸:

1) 耶穌走向撒瑪利亞(九51~十九40)

2) 向外邦宣教是神全盤的計畫

4、路加的大使命(路24:46-49):路加對於宣教的認知(p.116)

1)宣教成就聖經的應許

2)宣教唯有在彌賽亞死而復活才有可能進行

3)宣教的主要信息是悔改與赦罪

4)宣教為著傳遍萬邦

5)宣教從耶路撒冷開始

6)宣教是見證

7)宣教是靠著聖靈的能力而完成

5、路加的猶太意識:宣教者應有的憐恤與體貼

1) 態度:很正面、沒有嚴詞的責難,例如『假冒為善的人』。

2) 接納與寬容:獨一的記載耶穌的最後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廿三34) 』

3) 用語:希伯來化的希臘文

A) 人民聽得懂得話語

B) 兼具本色化與現代化

C) 宣教根基於傳承『神古老的約』

6、耶路撒冷:

1)這個城市具有高度神學的象徵

2)神學上的現代意義呢? 起始點!

7、先向猶太人、然後向外邦人:

1)神學上的考量

2)PCT宣教的省思:先對內、後對外

三、給窮人及富人的福音:

1、窮人ptochos(共出現10次),馬太與馬可才共出現5 次。

2、Mazamisa:路加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第一世紀社會的罪惡勢力….(p.125)

3、路加所指的『窮人』不只是是指靈裡的貧窮,更是指所有『不幸、不利的人』,是指社會族群(邊緣人)。

4、財主plousios:

1) 常是指『貪婪、壓榨窮人、專會賺錢卻沒時間回應神的人、忽略人的需要、被錢財綑綁的人』

2)也是指『狂傲、濫用權勢、不敬虔的人』,只顧今生的利益的人。

5、耶穌公開傳福音的第一信息(路四18f):

1) 不同於以賽亞書(61:1~2; 58:6):『被欺壓者得自由』

2) 今日神學的反省。

6、路加也向富人傳福音:

1) 路加鼓勵富人歸正:今日中產階級化教會應有的省思

2)獨有的故事:撒該(路十九)、使徒行傳中『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5:1-11)。

3)路加談到好撒瑪利亞人、『好厝邊』。根本上是禧年的精神。

4)省思『路加的經濟倫理』:施捨、賑濟

7、人人需要悔改:

1) 強調:分享與共有、強調愛的共產精神

2) 『窮人的福音』不是路加全部的信息。

四、路加福音-使徒行傳中的救恩:

1、共觀福音中只有路加稱耶穌為『救主』,路加獨有的信息『浪子的故事』。

2、悔改與歸正是路加所重視耶穌工作的核心。

救恩



from to



人 自由





釋放

3、使徒行傳的宣教就是救恩的宣教:



五、路加的宣教典範:

1、路加的聖靈神學:

1)教會嶄新的經歷:通過聖靈經歷基督的同在

2)門徒藉著聖靈進入宣教

3)在聖靈裡:宣教不是命令、而是應許

4)聖靈發起(發動者agent)、聖靈引導(對於埃提阿伯、馬奇頓的呼召)

5)聖靈的大能(希臘文dynamis『能力』之意)。



2、指出猶太宣教與外邦宣教的關係:

1)救恩沒有間斷

2)外邦信徒並非取代猶裔信徒



3、重視『見證』:在使徒行傳中出現13次。

1)『見證』是一種宣教策略、是一種教會的生命力

2)見證『所聽見、所看見、所經歷的事實』。



4、『生命的改變(悔改、赦罪、救恩)』的宣教:重視人的回應



5、全人的救恩:

1)經濟、社會、政治、身體、心理、靈性。

2)重視生命的關係:與神、與人、與自己



6、藉著耶穌基督傳和平的福音

1)福音的本質

2)和平的真諦



7、路加宣教神學中的『教會觀』

1)對內的教會、對外的教會

2)ekklesia 不是組織化的教會、地區性的會眾

3)宣教是教會的事業



8、宣教過程中的障礙、阻擋與代價:



伍、約翰的宣教觀

一、約翰福音中對宣教觀點的綜覽:

1、 前言:一、1-18

1)約翰福音 從起頭就帶有『宣教的目的』 MISSIO DEI

2)論及『道』『創造』『世界』,進一步的強調神是『創造、生命、光的源頭』。

2、 耶穌幾個『我是(I AM)』的講論:

1)我是生命的糧(六35)

2)我是世上的光(九5)

3)我是好牧人(十1-8,16)

4)我是道路、真理與生命(十四6)

3、 耶穌是那位『奉差遣者』:約翰福音中提到35次。

4、 總結:

1)耶穌以見證作為服事的內容

2)聖靈在門徒生命上延續耶穌的宣教事工。



二、約翰福音中的Kosmos(世界):

1、 約翰福音中出現78次,在約壹出現23次。

2、 通常是指:

1)人類與人所組成的世界。

2)約翰給世界的評價是『較負面的』:人類在罪惡中墮落。

3、 KOSMOS的意義:

1)作『人類』解:

2)作『地方』解:環境、情境、處境



三、向KOSMOS的宣教:

1、KOSMOS 是上帝愛的對象:(約壹4:14; 6:33)基督贖罪

2、 KOSMOS對宣教的反應:抵擋神/拒絕; 2.聽從

3、 把宣教視為與KOSMOS對決:

1)國的王/世界的王(Jn. 18:33-38; 19:8-12)

2)基督為真裡做見證(18:37):宣教就是為真理做見證(p.733, 736)

3)約翰福音中對「真理」的真諦? 福音性的真理--真實、屬神的真實性、啟示。(p.734)



四、約翰的宣教基本模式對BOSCH『宣教中的教會』之意義:p.718-719

1、 一個被遺漏的基本模式:接受一部份、卻忽略約翰對世界的負面評價



2、 BOSCH在宣教用語和聖經的觀念:p.718

1)『休戚與共』:對於世界的看法較樂觀、不同於約翰p.233, 718

2)BOSCH宣教的用語採取『對話』,其前提是假設『世界是通情達禮』。然而第一代基督徒對於世界與其他宗教的對話是『教育性、福音性、對決性的』而並非協商幹旋。P.716

3)BOSCH的世界觀(樂觀)是不同於約翰(負面—無知,黑暗,罪惡,p.726, 731敵基督)。



陸、保羅的宣教觀

林後4:7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9 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10 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一、第一位宣教師:第一位神學家

1、 教會對於保羅神學的看法:

1)系統神學的開山祖、忽略其宣教神學的層面

2)漸漸重視保羅的『教會觀』

3)近代(1960年代以後)的新發現『使徒宣教士—保羅』

保羅的神學本身就是『宣教神學』



二、保羅的歸主與蒙召:得救的經驗

1、 新約人物信主的類型(Gaventa, p.162):

1)抉擇 (alternation):從一個人的過去所發展出來的稍做改變

2)更新變化 (transformation)

3)歸正:急遽的改變

2、 保羅的觀點:遇見基督就代表一種時代的翻轉(羅7:4)

3、 當時希臘社會中猶太人的態度:

1)對世界厭惡輕視、忠於自己的傳統、所以也敵視新『教派』。例如歸正前的保羅。

2)積極、正面,例如歸正後的保羅。他們成為基督與社會之間的橋樑。

4、 保羅宣教時所面對的兩個活潑的張力 (p.165):

(i) 尊重:努力保持與耶路撒冷教會關係的原因,並說服有影響力的人、化阻力為助力

(ii) 堅持:並非毫無原則的合一、堅持自己的信念(加1:11)一方面忠於使徒與他們的信息,但卻也深知自己蒙召與使命的獨特性。

三、保羅的策略:

1、 往大都會的宣教:神學反省?

1) 初代教會前二十年的宣教類型(保羅採取前二項):

(i) 在猶太地區的宣教:神的國近了。

(ii) 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外邦人宣教。

(iii) 更正教會中對於福音錯誤的認知。

2) 保羅重視的『戰略性的宣教』,也就是著重策略性的中心點式的宣教。

(i) 選擇地點:先是策略性的中心、再傳到鄉鎮鄰里。

(ii) 規畫行程:

(iii) 不浪費人力、在重複的據點上:『不在別人的根基上建立教會(羅15:20)』。立志做『開拓者』、而非『經營者』。

2、 保羅與他的同工: 有三類的同工,這些同工的關係永遠是宣教考量的重點

1)最親近的

2)獨立性的同工:

3)地方教會的代表

3、 保羅的使徒意識:清楚的自我意識、不斷的指出自我的經歷

四、保羅的宣教動機:

1、關懷情:領人歸向基督的救恩

1)保羅對於異教的評價:譴責『拜偶像』:省思咱們對於他宗教的態度。

2)救世的精神:保羅關心的不是『要來的憤怒』、而是『在基督裡的救恩與神迫在眉睫的得勝』、他傳好消息。救恩是與獨一真神、耶穌基督的父相遇時,所經歷一種不配得的釋放。

3)保羅宣教的目的:是領人歸向基督的救恩。

2、 使命感、責任感: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1)對於基督救恩所生出的『欠債的情感』,強烈的『欠福音債』的感覺(羅1:14、林前9:16)。

2)道成肉身(本色化宣教的真諦?)的意識: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9:19-23)

3)保羅的講道法:

(i) 通融性(保容與接納)

(ii) 敏銳性(人的需要與實況)

(iii) 同情心(恩慈與體貼)

4)從保羅書信中所認識的『基督徒的自我認知 (Self-identity)』?

『歸屬感(屬基督者)』、『分別為聖』、『蒙揀選』、『受呼召』、『被神所認識的人』

5)保羅的宣教法:基督徒行為的宣教、生命的宣教。

保羅書信中、很少直接派出宣教的人,反而重視教會中基督徒團體所散發出來吸引人的生活方式。透過生活與生命吸引外人,來支持宣教工作的進展。

3、 感恩心:愛的激勵(加2:20、羅5:5、林後5:11-14)

(i) 以積極的眼光來看宣教:不是責任、而是權利(羅1:1,5, 15:15)。

羅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15:15 但…….,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16 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ii) 『權利、恩典、恩惠(希臘文都用charis這個字)』:這是保羅談到宣教任務所使用的觀念與意願。

五、宣教與神的得勝:基督中心….神得勝的開始!

1、 保羅與末世啟示觀:

1)啟示文學思想的特色是以為現世生活的空虛、渴慕將來的救恩。現階段的絕望與挫折,驅使人們渴慕未來完全的拯救(p.181)。神學省思『現代台灣人心靈的需求?』

2)保羅書信中所充滿大量啟示文學的思想、四項基本形式:『辯證論』、『宇宙論』、『二元論』、『迫近論』。

2、 教會與啟示:

教會輕忽保羅信息中『末世性的盼望』:尤其更正教會(特別是路德會)只在意保羅的『因信稱義』,根本忽略了保羅的其他神學思想。

3、 啟示的重心:

啟示文學的解釋最基本的錯誤:在於以基督為『重心』、而非『中點』。傳揚基督的死與復活,是保羅宣教信息的中心(林前15:)。代表『神的得勝已經開始、是期待的序曲、也是適時的保證』。保羅神學的焦點是『雙重的』:基督過去的作為、與基督將來的作為。對保羅而言,末世的啟示真是他的『神學之母』。

4、 基督裡的新生命:

1)保羅很少用『重生』、也沒有過『悔改』,而強調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更新而變化,羅12:2)。

2)聖靈啟示的恩賜很有力量的在保羅即信主的人身上動工。聖靈住在信徒心理,使他成為屬基督的人。聖靈是活的而且賜下生命。(羅8:9-11)。基督是初熟之果(林前15:23)。

5、 萬國都要歸向耶路撒冷:

1)保羅大膽的認為以色列會因為外邦人得救而得救。外邦人是以色列得救的序曲,只是末世宣教的一面而已。

2)昔日猶太人靠律法得救、今日世人靠基督的救恩。救恩是為全人類預備的。保羅在羅馬書中特別道出這種宇宙性的宣教觀點『為所有人的救恩』。

6、 保羅書信中的普救論 (Universalism):腓2:10f

1)宣教救世宣揚基督的主權,並且邀請人順服在此主權之下。

2)福音救世神在基督身上顯現的主權。

7、 末世啟示與倫理:

1)保羅的末世論不是一種幻影:宗教鴉片。而是一種積極的末世論論,要求今日與將來是有關連的。當信徒專注『基督的的再臨』,就等於在倫理上採取積極與主動。鼓勵信徒帶著出世的精神,做出世的工作。教會應竭力在從事一切活動,為著預備迎接未來。保羅的想法中:教會與世界站在同一陣線,休戚與共。基督徒的生活作息,和神拯救宇宙的計畫緊密相連。

2)從保羅的教會觀,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見『末世論與倫理』密切的關係。教會雖然是末世的群體,但是極具『斯時斯地』的意義。保羅教會中婦女、奴隸的地位高出猶太教群體許多。

3)保羅討論『倫理』,受要關切的對象是『教會內部的人』。教會不能只自己關起門來慶祝主的再來,保羅是要建立一個有盼望的團體。

六、法律、以色列與外邦人:保羅的宣教是在回應神將在末世的勝利。

1、 保羅和猶太教:保羅面對傳承的態度。

1) 包容『人』:沒有指控自己的同胞

2) 指明『事』:

3) 對於傳承有新的詮釋:他不是新宗教的開創人、而是舊約信仰的新詮釋者。

2、 律法的作用:保羅對律法的批判

1)反對只注重外在的禮儀、而應注重律法所涵蓋的精神

2)強調必須重視福音在實況處境中的生命態度:不是形式上的、更是精神與生命。

3)反對『律法不當的排他性』

3、 無條件的接納:

藉著『十字架的基督』,神將無條件的接納世人。是一條活路。這是保羅宣教神學的房角石。

4、 『不悔改的以色列人』的問題:

保羅所傳揚的福音不是一個新的宗教,而是以色列人長久以來對於彌賽亞的渴望。保羅強調救恩的應許仍在,但是救恩是來自於人的回應(因信稱義)。宣教重視人與神關係的改變。

5、 羅羅馬書九至十一章:

七、教會:過渡時祺的末世群體

1、 保羅書信中的教會(ekklesia):

1) 教會kahal(Hb.), ekklesia(Gr.):原本是指希臘城市中男性自由公民召聚而開的市政大會。當時的四個類似模式:『羅馬(或希臘)的皇室』『自願聯合會』『猶太人的會堂』『哲學會修辭學的派系』。

2) 保羅對教會的認知是『宣教團體』。一種特殊團體,被成為『聖徒』『蒙揀選的人』『蒙召的人』『蒙愛的人』『被神所知道的人』。

3) 在教會中最重要的是『彼此的關係』

2、 洗禮以及障礙的超越:

1)『洗禮』是神子民末世的標記(林前12:13 加3:27)

2)在基督裡的團契:保羅堅持不能有所分裂。當時猶太信徒拒絕與外邦信徒一起吃飯、守聖餐,基本上就是拒絕『因信稱義』。神無條件的接納我們,我們也必須照樣彼此接納。

3、 為了世界的緣故:

1) 教會的使命:成為新的創造、有盼望的群體。

2) 教會不是出世的,而是積極入世,從事宣教。基督徒蒙召在教會內實踐彌賽亞的生活方式,但也在世上的價值體系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教會是聖潔的、是基督的身體。

3) 教會:活在世上、為著世界存在。



八. 保羅的宣教典範:

宣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對於使徒在教會中的工作有一個恰當的認識,而釋經學的目標之一是對聖經作者的思想有一個更恰當的認識。(p.221)

1. 教會是個新群體:

這個群體是活在文化、經濟、宗教、和社會中的新群體。這種觀念對於今日的教會有何神學警惕?

2. 向猶太人的宣教究竟如何?

1) 猶太人也需要被宣教:雖然他們是神末世子民的母體。

2) 省思:

(i) 猶太人是神末世子民的母體(初熟之果)。

(ii) 歷代外邦基督徒忽略自己是生長在以色列人的信仰基礎上。

(iii) 必須重視神學對話與溝通:

(iv) 對話的前提:『選民與新以色列人』的認知

3. 要以神最後得勝的眼光來宣教:

末世論的省思,為今日宣教提供一個好的切入點。

4. 宣教與社會更新:

1) 扭轉世界的一群人:獻身為活祭的一群人(羅12:1-2)

2) 保羅雖然沒有革新當時的奴隸制度:但是他談到福音本質中人與人的新關係,與絕對的倫理觀。這些信息激勵著教會『對上帝國的信心,使得基督徒努力不懈,使神受造的世界逐漸趨向未來的得勝。

5. 在軟弱中宣教:RF.一路上奔走

保羅談到因著神而剛強的生命(林後12:9-19;林後 6:8 –10)

6. 宣教的目標:同得福音的好處、與神和好。

羅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15:15 但…….,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16 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7. 依靠聖靈的大能:

聖靈啟示的恩賜很有力量的在保羅即信主的人身上動工。聖靈住在信徒心理,使他成為屬基督的人。聖靈是活的而且賜下生命。(羅8:9-11)。基督是初熟之果(林前15:23)。聖靈使將來的榮耀在現金出現:『訂金』、『保證金』(羅8:23 林後5:5)

8. 值得注意『保羅宣教的動機』: 



宣教典範的特色 省思與展望

以培育門徒為宣教

馬太福音 1. 清楚的表達對本土的認同:馬太引用耶穌來自拿撒勒的說法。當馬太傳揚耶穌所交付的大使命時,他使每一個字都回塑到前面所描述耶穌的生平。

2. 基督論(耶穌像):低的基督論(low Christology)(帶有摩西的影子)。

3. 馬太發展宣教典範的過程中,又是『傳統』又是『更新』:

4. 馬太融合著牧者(教牧的角色pastoral)與先知(宣教師的角色missionary)的心:

5. 凸顯出『教會觀ecclesiology』的神學:

力行饒恕仇敵與關懷窮人之道

路加福音、使徒行傳 1、 路加的聖靈神學:

2、 指出猶太宣教與外邦宣教的關係:

3、 重視『見證』:在使徒行傳中出現13次。

4、 『生命的改變(悔改、赦罪、救恩)』的宣教:重視人的回應

5、 全人的救恩:經濟、社會、政治、身體、心理、靈性。

6、 藉著耶穌基督傳和平的福音

7、 路加宣教神學中的『教會觀』

8、 宣教過程中的障礙、阻擋與代價:

邀請人進到末世的群體

保羅的宣教觀 1. 教會是個新群體:

2. 向猶太人的宣教究竟如何?

3. 要以神最後得勝的眼光來宣教:

4. 宣教與社會更新:

5. 在軟弱中宣教:

6. 宣教的目標:

7. 依靠聖靈的大能:

8. 值得注意『保羅宣教的動機』:



柒. 普世宣教的典範

一、宣教即是『教會與人的相交』

二、宣教即是『神的宣教』

三、宣教即是『傳達神的救恩』

四、宣教即是『尋求正義』

五、宣教即是『佈道』

六、宣教即是『處境化』

七、宣教即是『解放』

八、宣教即是『進入文化』

九、宣教即是『共同見證』

十、宣教即是『神所有子民的服事』

十一、宣教即是『向別種宗教信仰者作見證』

十二、宣教即是『神學』

十三、宣教即是『在盼望中行動』



一、宣教即是『教會與人的相交(Church-with-Others)』

1、教會與宣教:

1) 五個類型的教會:

(i) 機構型 (institution)

(ii) 基督的神秘身體型 (mystical Body of Christ)

(iii) 聖禮型 (sacrament)

(iv) 傳揚型 (herald)

(v) 僕役型 (servant)

2) 宣教理念的轉變:

(i) 1948年WCC的成立(p.495):Missio Dei

(ii) 梵諦岡第二次會議(p.496):

3) 宣教是教會的本質:彼前二9, 宣教不是教會的附屬。

(i) Karl Barth的教會觀(p.499):

A、 宣教的團體

B、 真正崇拜神的團體:稱義、成聖、奉差遣

4) 神的子民:

(i) 首先由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提出。教會是被呼召出來、又被差遣進去

(ii) Church for others: 潘霍華1944年於集中營中提出的:

『教會只有當她為著別人存在時才算作是教會,…教會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的一班問題上與人分享,並不是去管理或控制,而是去幫補服務。(p.502)』

(iii) 桑德米爾 (Sundermeier):”church with others” 較好

5) 聖禮、標記、工具:

6) 教會與世界:

(i) 宣教:神轉向世界

(ii) 1910愛丁堡會議:使教會由『世界的征服者』變成『與世界休戚與共』。

(iii) 40,50年代荷蘭發展出『使徒職分的神學 (theology of the apostolate)。

(iv) 新的看見:

A、 教會不是宣教的基礎、也不是宣教的目標:

B、 教會不是上帝國

C、 教會的宣教不只是呼召人來到教會

D、 教會是『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是朝向未來的聖靈運動。是聖靈的團體。

E、 教會的工作、組織、職責應該是服事社會。

7) 重新發現地方教會的價值:

(i) 普世教會的存在是為了地方教會的存在。

(ii) 教會的功能(p.509):見證、禮拜、團契、服事。

8) 創意性的張力:

(i) 教會的自我認知與定位(神的代表或神的作為的一部份)

(ii) 教會唯有明白自己:在世界、卻不同於世界,才能成為宣教的教會(p.518)。



二、宣教即是『神的宣教』

1. 1932 Karl Barth 於布藍登堡宣教會議首次提出:宣教是神自己的活動 (Missio Dei)

2. 宣教本是神的心意,神是付出愛的泉源。

3. 宣教在此新理念中,主要不是被看成『教會的活動』,而是神的屬性。

4. 教會參與宣教救世參與神像世人的愛的活動。

5. 教會宣教的活動必須與宣教的意義有所釐清:宣教的活動主要的目的不在於『建立教會或拯救靈魂』,而是為神的宣教而效力。

6. 支持『神的宣教』者:有一種危機,極端化甚至將教會排除在外(p.527)。



三、宣教即是『傳達神的救恩』(p.528)

1、傳統對救恩的解釋:

1) 以『救恩』為主題的宣教觀

(i) 路加的救恩觀

(ii) 保羅的救恩觀

(iii) 東正教的救恩觀:教育式

2、現代典範對救恩的看法:

1) 現況中的兩極:『忽視』或『非常重視』

2) 1967WCC,1973CWME『今日的救恩』中提到:

(i) 經濟性的救恩

(ii) 人性尊嚴的救恩

(iii) 以『休戚與共』對抗『一切疏離與分隔』

(iv) 『盼望』對『絕望與失落』

3、 現代救恩的解釋潛在的危機:

1) 世俗性、解放性的定義,對於救恩定義的壓力。過渡的自欺,以為救恩操在我們的手中。

2) 救恩是現況中的救恩,但是」主權在上帝。

4、走向完整的救恩理念:

1) 重新省思:救恩的真諦?救恩的源頭?

2) 不能高估自己(教會)的角色、能力、權柄。救恩不是藉著人手所造。

3) 救恩只有經由人的悔改與委身而來。

4) 整合性的救恩觀,使教會的宣教理念更寬廣。『宣教就是奉差遣去以言語和行動傳揚基督已為世界死且復活,他如今仍活著要來更新改變人的生命,並克服死亡恐懼。

四、宣教即是『尋求正義』

社會正義是舊約先知傳統中的中心點:

1、正義與愛心之間的張力:

Reinhold Neibuhr: 『理性的倫理以追求正義為目標,宗教的倫理以追求愛心為理想。』『愛心所要求的比正義還要多!』

1900年代以後,強調社會觀懷到一個地步,甚至把永恆救恩的信息完全撇除在外。

2、兩項使命:佈道與社會責任

1) 佈道的使命:佈道優先、與人和好不等於與神和好。

2) 反對二分法:應該如同人的左右手,各有其重要性。

3) 1983WEF 教會應回應人類的需要。VCR 【夢見非洲】





五、宣教即是『佈道』

1、 To Evangelize & Mission

1) 字義:

(i) 傳福音、佈道、

(ii) 演革:1920~1960暫時的沒落,1970再次被重視

2) Evangelism & Evangelization:

(i) 福音派喜歡Evangelization。更正教會喜歡Evangelism

(ii) Evangelism:傳福音的活動或對於這些活動的神學反省。

(iii) Evangelization:傳福音的過程,傳福音所佈及的範圍。

3) Mission & Evangelism:

(i) 有人說 Mission是指對非基督徒傳福音,Evangelism 是對基督徒在傳福音。

(ii) 通常將『佈道』的範圍看得比『宣教』要窄。

(iii) 有人視為同義字。

(iv) 有人以『佈道』代替『宣教』,認為『宣教』較富殖民味道。

2、朝向『建設性地』理解佈道:Toward a constructive Understanding of Evangelism

1) 我認為宣教比佈道寬廣:宣教是把教會差遣到世界去愛、去服事、去傳揚、去教導、去醫治、去釋放。

2) 所以佈道不應該與宣教等同

3) 佈道可以看成是『教會活動中重要的一個層面』

4) 佈道(傳福音、傳gospel events)包括『見證神已經作成的事,神正在作的事,以及神將要作的事。』

5) 佈道仍然以得到回應為目標:

6) 佈道永遠是一種邀請的行動:

7) 佈道的人是一個見證人,不是判官。

8) 佈道是一項天職:不應因謙虛的態度而被忽略

9) 實踐基督生命的佈道:教會要傳給世界『信望愛』,就必須在自己的生命中,讓世界看見、聽見、摸見。

10) 佈道所傳揚的福音包括現世的禮物,也包括永恆的應許。

11) 佈道不是勸人改教

12) 佈道與教會擴展不一定相同

13) 佈道與教會增長不同,但確息息相關。

14) 佈道的對象是『人』:要向人說話、有唯有人才能回應。

15) 佈道必須重視處境化:

16) 佈道是呼召人來服事:所以信息與正義相關

17) 佈道的目的不是『促進基督快來』

18) 佈道不僅是口頭上的宣揚:以生命吶喊福音



六、宣教即是『處境化』

1、處境神學的起源:1970年代

1) 本色化(indigenization)的模式:

2) 社會經濟模式:政治神學、解放神學etc.

 強調宣教的信息必須落實在信徒的生活與世界中

 希臘精神:理念和原則優先、重視形而上學,輕忽應用、輕忽行而下(物質)。

 神學不應只是在建構過去的真相,也應該是針對教會自身的生命與經歷作一番反省。

 先鋒者士萊馬赫提出:所有神學都是受處境影響,甚至受處境決定。(p.570)

2、認識論的突破:

1) 傳統的神學是『由上而下』的神學,處境神學是『由下而上』的神學。強調實踐的優先地位。

2) 幾個影響:

(i) 更深的懷疑

(ii) 對世界的新認知:世界不是一個靜止的對象

(iii) 神學的第一行動就是『委身』

(iv) 神學家不是樹上的孤鳥、必須與是上受難的人在一起

(v) 『作神學(以生命doing theology、作生命的神學)』:釋經的言語必須受行為的解釋挑戰,『作』比『說』重要。

(vi) 循環的釋經步驟





理論、神學 循環的釋經 經歷、實踐





3、處境模糊之處:新的認知

1) 『宣教即是處境化』肯定神是面向世界的

2) 『宣教即是處境化』包括建立各式各樣的地方神學

3) 不要絕對化『處境神學』

4) 當警惕:『對處境認知的曖昧』

5) 重視處境的重要,但是並非【神學思維『唯一且基本』的權威】

6) 處境神學最好的模式就是『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維持一個創意性的張力。



七、宣教即是『解放(Liberation)』

1、從開放到解放:

1) 宣教思想和實踐中最戲劇化的轉換例子。1940年代開始:拉丁美洲、黑人神學、女性神學….。

2) 解放神學是因為反對西方教會和宣教圈子無力面對『制度上不公平的問題』所產生的神學。

3) 對西方而言,『開發』就是『現代化』的意思;大體來說只有少數特權階級的人得利益。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2、基本神學思想:神優先選擇窮人

1) 窮人是宣教思想的中心:教會不只 for the people, and also with the people

2) 優先選擇窮人:是一種處境上的運用;教會與窮人的關係不只是『倫理關係』。神學與倫理應該是一體的。『倫理』是神學的手腳臉(身體、實踐),『神學』是倫理的靈魂。我的鄰居『吃飯的問題』是一件屬靈的問題,而我吃飯的問題是一件屬物質的問題。

3) 1980洛桑會議:神對壓迫者的審判、耶穌對窮人的認同。

3、自由神學(Liberal Theology)與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

1) 這兩種神學比較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2) 解放神學很重視社會關懷,拒絕接受西方世界一味的『講求來世』、和過度的個人主義。

3) 解放神學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神學,他認為歷史的律不是『開發』而是『革命』。

4) 解放神學卻走出【西方神學放棄招人信主的佈道工作,而以『人文化humanization』代替宣教】。解放神學卻是很宗教性,以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為神學重心。解放神學的問題不是『神是否存在』,而是『神到底站在那一邊?』

4、解放觀念的整合:

1) 解放神學幫助重新拾回『對耶和華的信仰』、重新挑起教會的信心:對基督論的經歷與詮釋。

2) 信心與生命的密切關係:在社會生活上、在個人生命、罪的景況

3) 以出埃及的經驗為基本的聖經神學根據。

4) 我們必須體認:任何神學思維的有限性。



八、宣教即是『進入文化(In-culturation)』

1、文化的調適(Accommodation)和本色化(Indigenization)的變遷:

1) 1962年首度由J. Masson 提出inculturated Catholocism,之後很快的就被耶穌會所活用。其觀念是:基督教的信仰要經過『轉譯translated』到文化中的過程,才有可能存在。

2) 天主教的說法是『文化的調適(Accommodation)』,而更正教會的說法是『和本色化(Indigenization)』

3) 實踐:Rufus Anderson 與Henry Venn提出『自治、自養、自傳』。



2、二十世紀的發展:『三自』加『Self-thologizing』

1) 新認知:

(i) 宣教是互惠式的宣教 (interchurch aid)

(ii) 教會觀的改變:由『歐洲教會為中心』轉變成『以全人類為中心』

2) 三自加上『第四自(fourth-self: self-theologizing)』:自己的神學思維

3、走向『進入文化』:

1) 新的認知:

(i) 『主導者』不同了

(ii) 以地方情境(實況)為重點

(iii) 由『地方local』延伸到『區域regional, macrocontextual, macrocultural』

(iv) 道成肉身的模式

(v) 以『基督論』為福音與文化的『權衡協調點』:邀人親歷

4、『進入文化』的限制:

1) 進入文化不是照單全收

2) 本色化的兩個原則:相容性(包容)、相異性(接納)

5、彼此文化化(Inculturation):

1) 所有的神學都彼此需要、互相影響、挑戰、強化、激勵

2) 全球性教會的眼光:微觀(micro):重視地方教會的獨特性& 宏觀(macro):注重教會的大公性。



九、宣教即是『共同見證』

1、宣教中普世理念的(再)誕生:

先是國際性的學生運動、其次是國際性的宣教運動、普世教會運動(1921IMC, 1952?WCC, 1961IMC&WCC合併)。

2、天主教徒、宣教和普世主義(Ecumenism)

1) 歷史經驗中的分離:直到1949天主教仍禁止信徒與更正教徒一起唸『主禱文』。

2) 梵諦岡第二次會議的改變:

3) 普世運動中的新精神:『以基督為中心,並且產生一種新的順服和新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項具有見證性的聯合』。

3、 在宣教中合一;在合一中宣教:

1) 教會的分裂不只是一種煩惱、而且是一種罪:

2) 精神與實踐:

(i) 一種新的親密關係:相互合作、卻是因著信任『而無需協商的』

(ii) 前提:堅持在宣教上、在真理上合一

(iii) 永無止息的宣教

(iv) 沒有區分的宣教:不再有『差派』與『接受』二者間的區分

(v) 因著宣教的果效,我們不得反對『新新教會』的繁殖

(vi) 宣教最高的精神:不只是服事教會,更重要的服事『人類』



十、宣教即是『神所有子民的服事』

1、聖職按立的沿革(進化過程):

1) 教會職責的體制化:priest這詞是到主後2000年才開始使用,自此聖職階級的聖禮漸漸加強。後來成為君士坦丁時代的特徵。

2) 耶穌的典範呢?

3) 教會中的職事(林前11:17,18,29,33,34; 14:23,26):監督(episkopos), 長老(presbyteros), 執事(diakonos)。

4) 五種教會:機構型、神秘聯合型、聖禮型、先驅型、僕人型。

5) 路德首倡:萬民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

2、平信徒的使徒職:

1) 更正教會的宣教,以開始就是一項平信徒的運動。

2) 梵諦岡第二次會議後的改變:沒有真正的平信徒、…教會就沒有真正的被建立,也沒有真正的活著。(P‧642)。

3、服事的形式:

1) Moltmann:未來的神學將是平信徒的神學(p.644)

2) 平信徒神學並不是將信徒訓練成『小牧師』:而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中提供基督群體的生活方式。

3) 最傑出的子:base community, small community

4) Bulhlmann:比解放神學更有價值



十一、宣教即是『向別種宗教信仰者作見證』

1、宣教態度的轉換:

1) 昔日:征服、取代

2) 今日:見證與分享

2、後現代(postmodern)的回應?

3、對話與宣教(p.660):

1) 首先要有立場:構成神學的七因素『經驗、啟示、聖經、傳統、文化、和理性。』&『他宗教』

2) 真正的『對話』要委身(commitmement):沒有對話的委身、對話只是一種閒聊。莊孝盛:委身在真理、委身在『愛生命、生命改變的可能』。

3) 要進行對話(宣教),只有在從這樣的信念出發才有可能:相信在我們對話之前,神已經在人心中動工了。

4) 宣教與對話必須在『謙虛』的態度下進行:

5) 對話之前必須認清,宗教是自成世界,有它自己的規劃和結構:

6) 對話不是宣教的代替品或推託:不完全相同(有相符合之處)、也不互相對立。基督徒不能放棄宣教的信念與使命。

7) 『對話』重視:人際關係的建立、重視救恩的宣揚。



十二、宣教即是『神學』

1、宣教被推到邊緣:

1) 現代神學教育的架構:聖經神學、教會史、系統神學、實用神學

2) 宣教神學的定位:自成一學科或合併(A. Seumois)在實踐神學中?

3) 『宣教神學』研究教會在宣教情境下『如何自我擴展』;『實踐神學』研究教會教會的實況下『如何自我建立』(p.672)

2、從『宣教的神學(Theology of Mission)』 到 『具有宣教性的神學(Missionary Theology)』

1) 60年代以後的教會普遍的接受『宣教是教會的本質』之一

2) 教會:被差遣到世界、因著世界存在、世界是教會的宣教工場(field)

3) 宣教是以上帝為中心

4) 神學若失去了宣教的特質,也就不算是神學(P676)。我們需要一套具有『宣教考量』的神學。

3、神學能作與不能作的事:

1) 宣教神學可以發揮批判的功能,不斷的激勵神學成為『合適的神學』

2) 『宣教神學』與『宣教的實踐』有互動的關係。宣教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實體,在這實體內宣教學者、宣教師以及當地人都參與其中。



十三、宣教即是『在盼望中行動』

1、我們需要一套宣教的末世論(697):

1) 基督的末世想:過去的救恩經歷、既指向未來、又指向現在

2) Already, but not yet

2、Hope in the action, action in hope.(700)

行動中的指望,指望中的行動。



捌、上帝國的神學省思

上帝國的恩賜:上帝國不在乎飲食、在乎聖靈裡的喜樂(羅14:17)

一、前言:

1、尋求『理想國、理想的社會』世人類共同的天性

2、台灣人:『出頭天』的盼望

3、我的禱告:願神的國度降臨、深信『宣教可以幫助社會改革』

二、聖經的觀點:

1、字義學:Linguistic meaning

1) English / Western terminology:主權、人民、統治、法律

Principality(公國), empire, dominion。

法律&司法權(管轄權)、領土、人民。

2) Basileia (王國、國度)in NT:

(i) 被國王統治的主權國家

(ii) 新約的『王國』有三層含意:

A、 『地上的國度』:人的國度、邪惡的國度、上帝所設立的『人的國度』。

B、 基督的國度:也是上帝的國度

C、 上帝國:天國、是基督與門徒宣講的中心信息、上帝攝理的國度。

(iii) 新約中對於『國王BasileuV』分為三類:地上的君王、基督(彌賽亞)是王、上帝本身是永恆的君王。

3) Malkuth in OT:

(i) 出現3000次,是舊約中出現第四頻繁的字(僅次於YAWH, elohim, ben)。

(ii) 七十士譯本:將Basileia 與 Malkuth視為同義字

(iii) 主前3000年源於北敘利亞,西北『閃語』。後來影響『亞蘭文』:

(iv) 意指:

A、 Meluka: 國王的職司、尊榮、地位

B、 Malkut: 統治結構 / mamlaka: Kingdom

C、 神學用語、Yahweh malak(耶和華是王):是一種『神治』的神學思維,是上帝國的基本思維,代表『上帝國的饗宴』

2、『上帝國』的聖經神學的觀點:

1) 舊約的觀點:五種思維:

A、 上帝是所有『受造物』的王

B、 上帝是以色列的王:

C、 (以色列)王國的經驗:

D、 期待上帝攝理的終末盼望

E、 未來國度的一種社會實質

2) 新約的觀點:

(i) 是基督的信息:聖經作者呈現出對『上帝國』信息的重視

A、 共觀福音中出現122次

B、 The Occurrences of Basileia in New Testament

Matthew Mark Luck & Acts John

Jn’s letter Paul’s letters

Kingdom of heaven 37

Kingdom of God 3 14 37 4 9

Kingdom of the Father 5 3 2

Kingdom of Jesus 3 1 4 5 1

Kingdom of the world 8 6 26 22(in Rev) 11

Kingdom

(Total) 56 21 70 33 21

(ii) 馬太『天國』的神學思維:『天國』與『上帝國』同義?

A、 重視上帝的『統治權reign』甚於『領域realm』

B、 上帝國的實現,不是因為人們的努力。

C、 當代的釋義:

a) 重視『終末論』的觀點

b) 重視『倫理』的觀點

c) 兼具『終末與倫理』

(iii) 馬可的神學思維:上帝國出現14次

A、 未曾使用『天國』一詞。

B、 馬可:『上帝國』是人類的目標,但是人們不是實現上帝國的主體。人們只是領受者,繼承永恆的生命。

C、 馬可的神學思想:沒有任何經文顯示『上帝國已經臨到』;基督論中『人子』將是建構『上帝國與基督的國度』的關係。

(iv) 路加的神學思維:

A、 上帝國與地上國不同

B、 上帝國的神秘、已經向門徒啟示

C、 已經將『上帝國尊貴的生命』賜給某些人

D、 是普世的

E、 必須付代價(路4:14-44)

F、 是一種資源與力量:激勵人們給予盼望

G、 顯示基督與信徒的連結:例如在聖餐中(上帝國的宴席)

(v) 約翰的神學思維:多數出現在約翰壹至參書

A、 約翰福音『我的國度(18:36)』:基督的國度、基督是王

B、 興起古代以色列的光榮;以『永生、光、真理』來象徵上帝國;

C、 影響著我們對『教會』的認知:是一種『有力的象徵』:特別是當我們重視以『永生、光、真理』來象徵上帝國的神學意義。

(vi) 保羅的書信:

A、 保羅的上帝國神學思維,建立在共觀福音的傳統上。

B、 保羅的七處用法:帖前2:10-12,加5:21,林前6:9-10; 15:24; 15:50,羅14:17。

C、 保羅的思維:

a) 將十字架與上帝國連結:以十字架為中心

b) 參與上帝國:成為新造的人become what you already are).

c) 上帝國的權柄(也是聖靈的):啟明福音、翻轉世界、

d) 上帝國的恩賜:上帝國不在乎飲食、在乎聖靈理得喜樂(羅14:17):公義、和平、喜樂







三、改革宗的觀點:對上帝國的神學思維

對經文詮釋角度不同,造成不同的『神學思維』與『福音行動』

1、不同時期『神學思維』的沿革:

1) 早期的教會的思維:

(i) 基督再臨與千禧年的主權

(ii) 一種已經實現的『屬靈國度』

(iii) 大公教會的實質



2) 中世紀大公教會的思維:

(i) 主教的權威與教皇制度

(ii) 君士坦丁(Constantine)神治的教會觀:將上帝國與教會結合

(iii) 普世的基督教『君主政治』。



3) 改革宗的思維:

(i) 【影響】使人類的宗教思維獲得解放與啟明:威克里夫、約翰福司(Huss)。區分『有形的教會』與『不可見的教會』,省思『真正的教會』是什麼?

(ii) 路德:『兩國論』、屬靈的神治,上帝國是屬靈的,上帝在人們心中的權柄。神的權柄在信徒與神職人員身上是平等的(同樣被聖靈與聖經管轄)。

(iii) 加爾文:也是主張『屬靈的國度』,靠著聖靈的大能來依序。教會各自獨立,相互合作以促進上帝國的降臨。

(iv) 因為路德派與加爾文派所經歷的政治實況不同,所以對於上帝國與世界的主張不同。路德的神學較『出世』,加爾文的神學較『入世』。

A、 路德:區分『上帝國』與『地上國度』的主權

B、 加爾文:以『神的主權』為一切的考慮,基督徒不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

4) 現代社會行動派的思維:

(i) 現代社會行動派:視『上帝國』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實現。

(ii) 福音派:視上帝國為『內在心靈的實質』

2、廿世紀中有關『上帝國』的不同的神學思維:

Ethic understanding of the kingdom of God 1892 Kant, Ritschl and the religious socialists:

The real turning point in NT study:

-- from Ethical to Eschatological understanding

I. Future Eschatology 1900 Johanne Weiss Future Eschatology

Concept Approach—apocalyptic approach 1910 Schweitzer 歷史的耶穌

In Jesus’ view 1919 Walter Rauschanbuch: Social Gospel

1934 Rudolf Otto

II. Realized Eschatology 1936 C. H. Dodd: Realized Eschatology

Karl Barth

Emphasize Jesus’ ministry Rudolf Bultmann Demythology

1940 Walter Benjamin

1941 Martin Werner

III. Mediating Approach

交互的中末論 1945 Werner. G. Kummel “一致的終末論Consensus Model”

Dialectic Tension辯證性的張力

Emphasize Jesus’ Teaching 1964 George Eldon Ladd

Existentially interpretation

IV. Linguistic Approach 1971 Amos Wilder “Eschatological Ethics”

Symbolic Approach 1974 Norman Perrin “Symbolic interpretation”

Tensive symbol有力量的象徵

1974 Post-Bultmannians

V. Liberation Approach 以人類實況為中心: 以教會歷史的經驗

文化的步驟

Three contemporary exegesis: as concept, as symbol, as liberation (Rf.11, p.54-56, 63) Three exegeses: in Jesus’ view, in Jesus’ ministry, in Jesus’ teaching. Three exegeses: in author’s view, in text’s view, in the reader’s view. 

1)未來終末論的『上帝國』:強調耶穌的觀點,例如J. Weiss & A. Schweitzer

2) 已經實現的終末論『上帝國』:

3) 一致的(交互的)終末『上帝國論』:上帝國是現在也是未來的應許

4) 字義學的詮釋方式:

(i) 是一種爆炸性的釋義方式

(ii) 將上帝國視為一種『有力的象徵』、重視『福音』、『上帝國』的象徵性意涵。

(iii) 對於基督徒生活與信仰有更寬廣的啟示、更實際的呼召與委身。

3、當代『神學詮釋方式』的省思:其『方法論』與『詮釋方式』

1) 詮釋『上帝國』時的六種張力:

(i) 現在或未來?(already-not yet)

(ii) 個人或社會

(iii) 心靈或物質 (宗教或政治)

(iv) 逐漸的或突臨 (終末或天啟的)

(v) 神的作為或人的行動

(vi) 教會與上帝國之間的關係

2) 一種新的詮釋概念:以『模式』的角度來看『上帝國』、注重實踐

(i) The Kingdom as Future Hope: the future kingdom.

(ii) The Kingdom as inner Spiritual Experience: the interior kingdom.

(iii) The Kingdom as Mystical Communion: the heavenly kingdom.

(iv) The Kingdom as Institutional Church: the ecclesiastical kingdom.

(v) The Kingdom as Countersystem: the subversive kingdom.

(vi) The Kingdom as political state: the theocratic kingdom.

(vii) The Kingdom as Christianized: the transforming kingdom.

(viii) The Kingdom as Earthly Utopia: the utopian kingdom.

3)三種不同的詮釋方式:W. Randolph Tate, Biblical Unterpretatio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 概念的詮釋法(A Concept Approach):以作者為中心的方法論

(ii) 象徵意義的詮釋法(the Symbol Approach):以經文為中心的詮釋方式,追尋經文更寬廣的象徵性意義

(iii) 解放(神學)的釋經方式:以讀者為中心。以一種新的覺醒,批判性與歷史經驗的角度來詮釋『上帝國』的神學意涵,教導基督徒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在實況中成為活躍的主體,參與世界的改革。

(iv) Cultural Approach: 陳南州,從實況出發的聖經注釋法

黃伯和,孕育文化的神學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Kingdom of God

Hermeneutic Method-ology Theologians Terminology

Author Centered Approach Kingdom as Concept Emphasize Jesus’ view Johanne Weiss Future Eschatology

Albert Schweitzer Emphasize historical Jesus

Emphasize the lives of Jesus

Emphasize Jesus’ ministry C. H. Dodd Realized Eschatology



Rudolf Bultmann Demythology



Emphasize Jesus’ ministry W. G. Kummel

Biblical Realism Consensus Eschatology

Promise and Fulfillment

George E. Ladd

Biblical Realism



Post-Bultmannian Dialectic Tension

Promise, Fulfillment, and Consummation





Text Centered Kingdom as Symbol Symbolic & Linguistic Approach Amos Wilder (Gospel) Tensive symbol

The language of Gospel



Norman Perrin (Kingdom) Tensive symbol

The language of Kingdom

Reader Centered Kingdom as Liberation





四、神學性的認知:

1、 上帝國的主權:

1) 上帝的主權與權力

2)上帝的主權與人類

2、 上帝國的降臨

1) 現在與未來

2) 道成肉身如同上帝國降臨

3)上帝主權的伸張如同上帝國的降臨

3、 上帝神聖的作為:

1) 上帝國的內涵:在聖靈裡的『公義、和平、喜樂』

2) 新天新地:

(i) 朝向新天新地的改革

(ii) 新天新地

4、天國的奧秘與啟示:



五、台灣實況中:上帝國的實踐神學

1、 對於『上帝國』八種模式的回應:

1) 上帝國的實踐性意義?

2) 實踐性的模式:會眾(教會)如同心靈的家

2、建立一個『上帝國』屬性的團契:權柄下

3、在台灣實況中,具有實踐性的關懷:

1) 裝備教會成為『上帝國』的服事者

2) 上帝國的降臨:

(i) 在個人內在的生命

(ii) 在家庭

(iii) 在國家

(iv) 在文化中

(v) 在教會與台灣的諸宗教中

(vi) 在自然生態中





BIBLIOGRAPHY

Theology of Kingdom of God:

Barbour, Robin S. Ed., The Kingdom of God and Human Society, Edingburgh: T&T Clark, 1993.

Bevans, Stephen B. Models of Contextual Theology: Faith and Culture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6.

Bright, John. The Kingdom of God: The Biblical Concept and Its Meaning For the Church, NAshiville: Abingdon-Cokesbury Press, 1953.

Candlish, James S., Kingdom of God: Biblically and Historically Considered, Edinburgh: T. & T. Clark, 1884.

Fuellenbach, John, The Kingdom of God: The Message of Jesus Today,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5.

Hennelly, Alfred T. Liberation Theologies: The Global Pursuit of Justice, Mystic, CT: Twenty-Third Publications, 1995.

Moltmann, Jurgen. Creating a Just Future: The Politics of Peace and the Ethics of Creation in a Threatened World , London: SCM Press; Philadeph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89.

Moltmann, Jurgen. God in Creation: A New Theology of Creation and the Spirit of Go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1.

Moltmann, Jurgen. On Human Dignity: Political Theology and Ethic, Translated by M. Douglas Meeks, Philadephia: Fortress Press, 1984.

Moltmann, Jurgen. Religion, Revolution, and the Future, Translated by M. Douglas Meeks, New York: Charles Scrisner’s Son, 1969.

Moltmann, Jurgen. The Coming Kingdom: Christian Eschatology, Translated by Margaret Kohl,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6.

Moltmann, Jurgen. The Open Church: Invitation to a Messianic Lifestyle, London: SCM Press Ltd., 1978.

Moltmann, Jurgen. The Way of Jesus Christ: Theology in Messianic Dimensions, HarperSanFrancisco, 1989.

Moltmann, Jurgen. The Way of Jesus Christ: Theology in Messianic Dimensions, HarperSanFrancisco, 1989.

Niebuhr, H. Richard. Christ and Cultur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5.

Niebuhr, Reinhold. 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 a Stud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New York, London, C. Scribner’s, 1932.

Pannenberg, Wolfhart, Theology and the Kingdom of God, Philadephia: Westminister Press, 1969.

Perrin, Norman, The Kingdom of God in the Teaching of Jesus, Philadephia: Westminister Press, 1963.

Pteris, Aloysius. An Asian Theology of Liberation,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1988.

Snyder, Howard A., Liberating the Church,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1983

Snyder, Howard A. Models of the Kingdom,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91.

Song, C. S. Ed. Self-Determination: the Case for Taiwan, Taiwan: Taiwan Church News, 2nd Edition, 1998.

Weiss, Johannes. Jesus’ Proclamation of the Kingdom of God, Philadephia: Fortress Press, 1971.

Willis, Wendell Ed., The Kingdom of God in 20th-Century Interpretation, Peabody, Massachusetts: Hendrickson, 1987.

Winter, Ralph D. & Steven C. Hawthorne,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Pasadena, California: William Carey Library, A Reader Revised Edition, 1992.

Yoder, John Howard. The Politics of Jesus: Vicit Agnus Noster, Michigan,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r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Second Edition.





第三章、認識台灣的宣教環境與實況:

台灣教會宣教史的神學反省:Theological Reflection of Taiwanese Missionary History

壹、宣教處境中的大環境:台灣社會大環境的實況 (社會變遷中宣教的契機)

一、歷史情境:

1、人民普遍缺乏認同台灣的史觀

2、政治高度操控媒體、扭曲史觀

二、文化情境:如何孕育台灣的本土文化、文化宣教?

1、多元文化衝擊:歷史經驗、當代多元族群的衝擊。原宣?新住民宣教?

2、文化的融合與創新:促進文化的認同與建立認同的文化

3、數位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契機:大眾傳播器具、小眾傳播器具

4、後現代化的文化衝擊?

三、政治情境:有鄉土情、無國家觀

1、人民缺乏認同本土的國家意識:

A、有鄉土情、無國家觀

B、不重視主權獨立:人民意識不清

C、「前途自決、人民參與決策」成為空談。

2、國家機器的失衡:公僕的奴才性格、威權的復闢

3、權力的傲慢與貪腐:人民期待政治革新、卻極度無奈

4、政黨制衡消逝:過度傾斜(一黨獨大)

5、媒體長期的被操控:傾中現象嚴重

6、空談和平的兩岸關係:卻沒有執政黨的責任與策略

四、經濟情境:

1、過度傾中的經濟政策:掏空台灣、工作機會流失

2、經濟倫理的改變:功利、貪婪、經濟掛帥(拼經濟)

3、M行社會的激化

五、宗教情境:

1、人民宗教意識模糊:舉香對拜、形式化、不重視教義

2、傳統祭祖的觀念的改變:宣教的契機

3、宗教本質的惡化:極端迷信、宗教界的世俗化與貪婪

六、社會情境:文化與道德宣教?

1、價值觀改變:輕忽「品格與傳統道德」、功利、人心的物化

2、社會性格與病態:虛假、貪婪、迷信、暴力、情色

3、社會風氣(次文化)?

4、社會福利制度的體檢:身心障礙者關懷與宣教契機

七、家庭情境:家庭與婚姻關懷與宣教

1、家庭結構的變遷:

2、家庭的觀念與功能轉變:台灣人婚姻觀念與態度的改變

3、家庭問題:高離婚率、單親家庭、弱勢家庭宣教?

八、教育情境:

1、培育菁英?忽視(或重視)弱勢族群的受教權

2、台灣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學歷、卻極端迷信

3、城鄉教育的差距:家庭教育的態度與方式、教育環境的變遷

4、本土意識或傾中的教育策略:中國學歷的衝擊、開放中國學生來台的可能性與衝擊

九、道德情境:

1、台灣人道德觀及道德行為急遽改變

2、家庭道德觀的變遷:

3、社會道德:

十、心靈情境:

1、人們心靈的空虛與迷惘

2、心靈疾病

3、自殺率增高

十一、生態關懷:和諧的生態倫理、建構自然文化、創造與宣教?

1、環保意識的覺醒與落實?

2、環保與經濟發展的衝突:政府的角色、教會的角色?

十二、國際地位:普世工作的意涵與策略?

1、遭中過極度打壓

2、執政黨(KMT)極度自我貶抑

台灣社會事題與宣教神學的省思:如何建構新國家、新國民、新文化?

亟待建構清楚的自覺與認同:於宗教、歷史、文化、國家的定位上

亟待建構經濟的公義與倫理觀:農業經濟的再思

亟待宗教與心靈的滿足、更新與健康:

亟待建構社會公義、更新社會倫理:愛、和平與公義

亟待建構真善美的家庭倫理:提供婚姻生活的支持體系

亟待導正教育的策略與情境、提昇鄉村教育環境與資源

亟待回歸和諧的生態倫理、建構自然文化:海洋、稻田、或山林文化

宗教與文化:建構道成肉身的生命神學

貳、鄉村教會與台灣社會



一、台灣農村的特別情境:

1、農村文化情境:

A、稻田文化:

B、宗族文化與農村聚落:

C、道德觀與價值觀的改變

D、外來文化與媒體資訊的衝擊:

2、農村的宗教情境:

3、農村的教育情境:

4、農村社會情境:

5、農業經濟:

6、農村青年的困境與將來發展:







參、台灣農村教會的實況: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近代的農村宣教特質:(cf. pp.61-71)

1)平信徒宣教運動的神學意義與果效:

2)重視社會時代的需要與情境:

3)普世性、整體性:

4)長老教會在全台鄉村宣教上,肩負重要的十字架:



二、本論文計畫所設定的宗教情境:將以彰化地區為實例

1)彰化中會『教勢』分析研究

(i) 彰化中會年增長率

(ii) 現有信徒外流的情況

(iii) 主日禮拜出席人數偏低

(iv) 忽略信徒查經的造就工作:

(v) 主日學僅止於青少年宗教教育,且出席率偏低



2)彰化中會宣教事工重要的事題的省思:

(i) 事工活動亟待創新:

(ii) 事工及活動缺乏中長程的計畫:

(iii) 教育事工有待加強:

(iv) 缺乏有計畫性的領袖培育工作:

(v) 缺乏整體性宣教活動、缺乏目標導向的運動、及實踐性的行動

(vi) 忽略深入群眾(outreach)的計畫與活動:

(vii) 活動與訓練偏重牧養式的目標導向,較缺乏深入群眾的計畫與活動。



3)整體事工的展望性的省思:

(i) 信念的革新:強化團隊服事、打破本位主義的教會觀



(ii) 可行、有效的團隊模式:二林鄉村宣教中心(附表)



(iii) 彰化中會宣教策略小組(附表)



(iv) 「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參考方案





三、台灣農村宣教常見的問題與困境:

身為一個農村牧者,多年來我感受到台灣鄉村教會的苦楚與問題。當工業發展衝擊著農村的發展,同時也衝擊著鄉村教會,造成農村教會的危機與困境。下例幾點共同的困境:

2、教勢的衰退:信徒因著就業需要,遷移至都市或工業區,造城鄉村教會信徒的流失。基本上教會各種活動都受到相當的影響,間接的也影響著教會的發展。

3、財務危機:因著信徒的外流。再因農業受益顯然偏低於其他的產業。加以鄉村人口(信徒)平均年齡的老化,多為退休的低收入年齡層。所以教會奉獻的所得,明顯的削弱,造成教會的財務危機。

4、神職人員的異動性高:鄉村教會傳道人異動性明顯的偏高,而且多為剛由神學院畢業的傳道者。最普遍的是二、三年任期滿後,就離開了。其中幾個較普遍的原因是—(i) 年輕的傳道人感覺無法改變沒落中的農村教會。(ii)教會缺同工,傳道人獨立擔當沈重的事工。(iii)教牧上的困難(例如領導統御的問題、教會傳統理念的差異、教會分黨紛爭)(iv)因為教會經濟力弱,無法給予傳道人基本生活所需。(v)傳道人基於子女教育環境所需,遷移都會區。

5、年輕領導者的短缺:農村教會的青少年,通常初高中就到外地求學。使教會深感可服事及擔任領袖的人力資源缺乏。升學及就業成為農村青年外流的主因,也因而造成農村教會領袖資源缺乏的現象。很少有農村家庭鼓勵孩子留在農村創業,也很少有人鼓勵子女學成後回到故鄉服務。越是有能力者,接受越高的教育者,越是遠離農村。社會與教會皆然。

6、信仰生活的世俗化:因為傳道人異動性高,造成鄉村教會宗教教育不夠紮實,導致信徒信仰與生活的世俗化。加以社會、文化急遽變遷,也衝擊著農村教會的信徒。如何分別為聖?如何在社會風氣、潮流中見證基督的生命與真理?真是一個新而困難的功課。

7、『宣教及教會增長』的意願弱:基於教勢(人力資源及經濟資源)的衰退,致使農村教會長期背負過重的擔子。致使許多弱小的農村教會,失落了『教會更新增長的盼望』與『宣教的熱忱』。

8、缺乏資源的整合、與團隊服事的宣教模式: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事工策略偏向獨立作業(單一教會)。雖有成熟的教會組織,但是在資源的共享與整體性的團隊服事,仍有待努力與加強。特別是面對城鄉教會資源上的差異,如何鼓勵資源豐富的都市教會,去支援鄉村的教會,將是一個整體宣教的可行策略。

9、孤立於社區中、基督徒成為農村社會的弱勢團體:基督徒在台灣的社會是少數的宗教團體。多數的台灣人信仰佛教、道教、民間宗教或一貫道。農村的基督徒更是少於3%。弱勢衰退的鄉村教會,更可能成為鄉村社會中極小的弱勢團體。例如十年前的竹塘教會,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大約是竹塘鄉人口的千分之一。對內的宗教活動都覺得無力感,更遑論對外的服務與宣教。很難發揮宗教團體的力量。

10、事工的僵化:農村教會因為『缺乏傳道人長期的牧養、缺乏信徒領袖與人力資源、缺乏經濟能力、缺乏好且有系統的門徒訓練』,致使許多農村教會的事工策略淪為僵化及保守、缺乏更新與創意。再因為缺乏更新與創意的事工策略,使得鄉村教會更難以在巨變的社會中成長。







三、結論與神學反省:

1、台灣教會宣教事工的省思:上帝國宣教的真諦?如何突破鄉村宣教的困境?

1)效法優良的宣教神學傳承:信徒服事、信徒運動、本色化與草根性

2)強化既有的組織:推動資源共享、團隊服事

3)省思與更新『既有宣教事工中的弱點』

4)突破鄉村宣教的困境





2、神學反省:

1)上帝國與人類理想的生存環境:公義、和平、與復合之愛

2)教會與基督徒的角色:

a. 道成肉身的教會--見證與分享

b. 復合的使徒--通過『愛與受苦』

c. 上帝國的管家





第四章:台灣現況中特殊的宣教模式

一、認識台灣URM:

二、校園福音工作:大專宣教與中小學

三、教會的社區工作

四、鄉村宣教:鄉村宣教的可行模式

五、文字事工:

六、醫療傳道:



農 村 宣 教 可 行 的 事 工 方 案

1.扮演文化的塑造者

2.協談服務

3.信仰造就(門徒訓練)

4.就業輔導

5.成立社區之家

6.社區報紙

7.組織社區群體(ex.老人會、殘障人團契)

8.社區知青的串聯

9.醫療服務(ex.義診)

10.關懷地方民間團體

11.組織代工隊(ex.農工隊)

12.代書服務

13.社區講座

14.青少年之家

15.社區圖書室

16.青少年課業輔導

17.各種幼教服務

18.尋道班/真道班

19.消費合作社

20.共同運銷組織

21.互助社 22.職域團契(ex.養殖業團契)

23.逐家佈道

24.福音車「流動性」教育講座

25.社區機關學校的公開26.校園人生講座

27.節期特別活動:敬老會

28.社區音樂會

29.野外主日學

30.設置社區文教中心(ex.社區教室)

31.成立社區服務中心

32.組織教會後援會(ex.外僑組織)

33.組織社區公共事務委員會

34.與友好組織聯合推動事工(ex.展望會)

35.收集與保存鄉土文化

36.安親班

37.母語班(ex.台語補習班)

38.慈善園遊會

39.詩歌佈道團(耶穌生日)

40.家庭福音站

41.人力發展中心

42.鄉村宣教中心

43.流動圖書館





第五章:有效的宣教策略

壹、教會更新與增長的策略:

一、創新與增長:

1、未來的展望:誰是新世代的接棒者?

2、敬拜的更新:現代人的需求『1st.敬拜的方式、2nd.事奉的品質、3rd.影響生活型態的信仰』→省思『六種型態的敬拜方式』。

3、教牧領袖的新角色:從『傳道人』轉變成為『裝備者』

4、新基礎建設:從無效率到團隊管理

5、新的連結:營造強烈的歸屬感

6、新的定點:由單一教區到多教區的教會、教區地域性的延伸

7、新的教派觀念:核心堅硬(神學主張),周邊柔軟(敬拜方式、傳道策略、造就的型態…)





二、目標導向的教會:

1、以目標導向的教會:確認教會的異象與目標、落實目標

2、往社區發展:誰是教會最容易接觸的對象;發展接觸的策略

3、招聚群眾:設計一個敏銳於慕道友需要的聚會、禮拜中生命的見證、敬拜音樂的生命力

4、建立教會(裝備信徒):培育成熟的信徒、激勵教會的服事者





三、擴展能力:衛斯理精神的教會增長的六大策略

1、省思『誰是容易接受福音的人』?

2、跨越社會網路向外接觸:

3、倍增徵召單元:

4、服事人們的需求:

5、教會事工的本色化:

6、策略性記劃教會的前途:



貳、有效的宣教策略:

一、學習作一位有影響力的傳道人:

1、傳道人與異象:善於傳遞異象的牧者,

2、傳道人的委身:懂得要求人們的委身

3、傳道人的生命特質:見證並展現出一種合乎聖經的生命神學

4、傳道人的屬靈智慧與生命力:來自於神的智慧與生命力



二、容易接受福音的十三項指標:

1、教會中活躍的信徒是很好的媒介者:

2、『新的教會』容易吸引『老教會』不能吸引的人:

3、教會能服事人的需要,教會就會成功:

4、本色化的事工較容易吸引人接受福音:

5、能為一些事務、事物開放的教會,容易造成復興:

6、任何宗教經歷式微時,人們就傾向於容易接受福音:

7、主要文化(社會價值觀或文化)、變遷時、人們較容易對福音有反應:

8、新的社群較容易受福音

9、通常『平民大眾』比『上層階級』較容易接受:

10、渴望『像(有相同的生命)』教會中活躍份子的人,比周遭的人容易接受福音:

11、生命虛空或不滿足者,較容易接受福音:

12、經歷生活轉型或波折的人,比生活平靜的人,較容易接受福音:

13、參加教會聚會的訪客,較容易接受福音:營造禮拜中「賓至如歸」的重要性











為宣教培育屬靈同工

今年初美國長老教會總會議長來訪,在言談中心中興起一些感觸:首先是針對該位年輕的長老力可(41歲的Rich Ufford-Chase)獲選為美國長老教會總會議長一職的意義與省思「是什麼原因使美國長老教會賦予一位年輕的平信徒擔任教會領航者的重任?」其次是,「平信徒服事的重要性與影響是什麼?」。席間,美國長老教會的青年代表問我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教會更新與成長過程中、貴教會所遇到最困難的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仍圍繞在我教會服事的省思中。

試問今日台灣的教會給予信徒、青年、婦女什麼樣的服事祭壇?試問今日台灣教會的信徒以什麼樣的態度與熱忱來表達信仰的服事呢?今日教會與基督徒是否清楚的思考過「教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呢?」沒有清楚的自覺與使命感,很難有清楚的異象與使命。所以,也很難有教會的更新與增長。隨著這幾個省思分享心中的感動,我認為今日的教會迫切需要:

一、 激勵使徒應有的委身:幫助人們孕育清楚的自覺與自決

從教會歷史的見證,我們看見許多被神所重用的宣教師,他們都是在非常年輕時就擁有清楚的自覺與獻身。我覺得今日許多基督徒的自覺與委身的熱忱經常短暫的,來不及成就神的計畫。我深信上帝賜給世人的生命,其中應該含有尊貴與價值(詩篇8:3~5;賽62:3)。如果教會可以「以神的話語教導年輕人」,「陪伴信徒尋求神的旨意與計畫」。那麼每一個靈命更新的基督徒,都必然會因為生命的價值與尊貴而雀躍。我認為教會最重要的的任務是幫助人們認識在基督裡新生命的權柄與尊貴。

二、 培育使徒擁有的合乎聖經的核心價值:

日前為了籌設二林喜樂保育院瑪喜樂女士的紀念館,前往幾個深具特色的機構參訪。其中幾句話讓我深思:有人提到「任何一個館都必須有它的核心價值」,有人提到說「當人們來參訪貴館之後,你希望、他們能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與感動呢?」如果將這些省思套用在建構教會之上,或許也很貼切。每一個教會都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所具備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基督徒有來自於聖經所教導的基本價值觀(例如傳福音、榮神益人與傳愛)、特有實況中的價值堅持(例如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堅持公義為真理作見證)。試問您對於教會存在的期待是什麼?您期待當友人到訪貴教會之後「他們可以擁有什麼樣的感動與印象呢?」

三、 開闊門徒的胸襟與視野:

神的教會被建立不是為了在亂世中嘆息與苟延殘喘,神的子民被乎召是為了見證神的榮耀與得勝的權柄。未曾看見「神在曠野開道路」的祭司,很難激勵人們仰望神的權柄。未曾經歷「耶和華以勒」的祖長,很難成為信心之父。認識神的權能與計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課,人生將因為實踐上帝的計畫而得榮耀。身為基督徒的父母與教會都有責任「教導孩子認識上帝的心意」,教導孩子「明白祂的意念遠高過於人的意念,祂的道路遠高過人的道路」。教會需要學習依靠聖靈的大能,去開闊門徒的胸襟與視野。人們得以「擁有新的眼光(新的視野)」是神的心意,也是聖靈的啟示與作為。耶和華說:「看啊,我欲做一項新的事;今teh發現,恁豈呣知嗎?我欲佇曠野開道路,佇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 43:19;以弗所書3:20B)。所以我們當求賞賜異象的神,賜給我們(眾教會)新的視野,得以明白神的心意與計畫。